一起出來玩
一起出來玩
    03 易經基本認知框架

    03 易經基本認知框架

    播放次數:298

    易經基本認知框架-1 陰與陽 易經與科學的正確認識 1. 從身體的角度理解陰陽 2. 從身體的角度理解陰陽 3. 從自然的角度理解陰陽 4. 從宇宙的角度理解陰陽 5. 從人生的角度理解陰陽

     

    易經之美 03 易經基本認知框架

    大家好 歡迎你與我們一起親近易經之美,我是李伯彥

   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題目是:易經的基本認知框架

    但首先我要說明的是,我分享的內容完全只是自己學習上的體悟,幾千年的沿革下來,對於易經的體與用,已經有無窮無盡的發展,我所整理的部分,主要集中在我認為邏輯上合理,也可直接應用在現實生活中的思考框架,

    為了顧及大部分人的需要,與神秘學、預言學、生涯推斷等相關的部分我都沒有納入在基本的認知框架中,等我們學到了後面,卦爻詞都熟悉之後,未來有機會我會再在講座中跟大家介紹其中我認為值得參考的內容

    我將我認為對每個人都有益的認知框架整理成以下11點:單純給學易的人做個參考,分別是

    1. 陰與陽

    2. 六爻變化

    3. 時間序列

    4. 一卦一太極

    5. 錯與綜

    6. 遇與之,變與不變

    7. 我與彼

    8. 內與外

    9. 多重對弈

    10 如何做到定性與定量

    11.天人地

    今天先跟大家分享,陰與陽的基本觀念

    傳統我們談到陰、陽,一定會從易經十翼中,專講乾坤的的文言傳談起,但文言傳並不難懂,而且自古以來的註釋已經非常多,我幫大家附在文稿後面,有興趣的夥伴可以自行參考

    大家都聽過:老子道德經中所說的:道生一、一生二、二生三、三生萬物,也聽過太極生兩儀、兩儀生四象、四象生八卦的道理。如果太極是初始的混屯狀態,陰陽就是太極中的渾然天成的組成部分,如果我們把未來所有可能發生的事情,隨著時間推移,都給予一定的概率,那往回推到原點,推到初始的太極中,就包含了宇宙演化一百多億年以來的一切可能性,當他分了陰陽,就是可能性實現的開始。

    讓我先為大家舉個例子:在近代的量子力學中,尚未被觀察的電子,可能在存在空間中的任何位置,就像一團氣體,所以我們用電子雲的符號來表示,這時候我們可以把它描述成一種波動,用波函數來表示,但當我們一但對他進行觀察,他就會固定在空間中的一個固定位置,我們稱之為波函數坍縮

    對於相關理論有興趣的夥伴,可以研究客觀坍縮、和波函數理論,我將維基百科相關的條目連結放在文稿末尾,大家有興趣可以參考

    理解這一點,我們就可以把易經的學問,想像成一個推斷所有可能性成為現實的路徑,而陽爻就像是波函數,充滿了未知的可能性,陰爻就像是波函數攤縮,是可能性實現的過程,而易經的六爻排列成列的卦象,以及六爻變化的結果,就可以理解為在特定時空條件下,對未來事件發生可能描述的函數(事情可能發生的變化),以及被觀察後,最終可能發生坍縮的位置(事情變化後的結果)

    但是聽到這裡,是不是就代表易經超越了現代的科學,就像荀子理解相對論,老子道德經闡述了宇宙大一統理論呢?

    當然不是.

    過去有人說,科學家努力了一輩子,登上了山頂,發現宗教大師早就在那裡.這樣的話,可以當作是科學家的自嘲,卻不能是非科學家的人來說.我們剛剛舉的例子,只是幫大家理解,不能把易經等同於科學,甚至是科學之上的指導棋.

    人類的科學有其極限,至今我們能觀察的物質與能量不過佔宇宙的百分之四,但這正是科學的可愛之處,實事求是,不人云亦云,科學之所以偉大,就是他承認世界上有許多我們還不理解的地方,正是要一直探索人類認知的邊界,此外,科學還有一個重要的環節,就是任何科學上的認識,都要得到科學共同體,也就是相關領域的學者一致的認同,而不是民間科學家自己搞發明.

    在我讀易經的過程中,看到幾千年來大家的闡釋,常常是讚嘆的多,探索的少,有人說易經啟發了萊布尼茨,但是發明微積分的偏偏就不是中國人;也有人說易經啟發了榮格,發展出了共時性,但現代心理學鼻祖偏偏也不是中國人,這就代表了我們過往的文化自有其高明之處,卻缺乏了科學研究,以及迭代探索的過程.

    如果我們從今天往回看,可以看到歷代有許多在易學上有創舉的大家,但這些人的學說姑且不論缺乏科學與邏輯論證,多的只是自己的推導與演繹,經不起驗證,更別提他們一律都是後繼無人,過了幾百年,幾千年,後人還在用他們的東西,現在這個時代還一切崇古,這正是缺乏科學精神的最佳例證,也是中國近代積弱四百年的原因.

    所以講到這裡,我還是要特別強調,易經不是科學,但我們要學習科學的態度來做研究.正因如此,我們才能真正領會易經之美,順著這個出發點,我們才能真正理解易經的認知框架,豐富我們的視野,打破我們的侷限,走出框框與教條,真正從易經中得到啟發.拿掉了冗餘的綴飾,才能真正從易經中得到最寶貴的智慧,而不會走入自尊自大的死胡同.
     

    好了,有了這樣的認識,我們就可以用一顆開放的心,知道自己是用類比的方法來增加理解,而不把他與科學的知識混為一談,繼續往下來探索陰與陽

    從早先提到的波與粒子的概念,我們可以把陽與陰,做一些簡單的類比

    陽:能量

    陰爻:物質

    首先讓我們從身體的角度開始

    從一個道家修煉者、與武術修煉者的角度,我自己認為宇宙一切都是氣的流轉,就像水的三種狀態:氣體、液體、固體,本質都一樣,只是隨著溫度的升降,在臨界狀態下會有狀態與體積、密度的改變,這就像是陰陽的變化。

    而這部分在人體內變化的過程,就是

    陽:吸氣、陰:吐氣

    現在請大家閉上眼,跟著我做幾次呼吸的練習,

    吸 吸 吸 吸 吸 吸

    呼 呼 呼 呼 呼 呼

    大家有沒有發現,你在吸氣的時候,是能量的蓄積與準備,你在呼氣的時候,是能量的發散與實踐?

    這個過程,就是從潛龍勿用,到亢龍有悔;從履霜堅冰至,到龍戰於野,其血玄黃

    有在運動的人都知道,發力的時候要吐氣,準備的時候要吸氣,人身體的所有動靜,都要順著呼吸的節奏,才能自然的發揮.

    至於呼吸與卦爻之間的應用,我在後面還會講到,跟著這樣的練習,同學就可以用身體來記憶,得到更多的啟發

    氣對我們有多重要呢?我們日常生活中講的生氣、運氣、晦氣、死氣沈沈、氣色好、氣色差、氣數已定、去去霉氣、都是基於這個道理.

    想像一下,當你自由自在,呼吸順暢,不隨便生氣的時候,自然是氣運自如,當然會有好運氣啦!

    而氣的流轉,又在太極分陰陽之後,產生了變化

    在人身上,男陽女陰,男子七日來復,女子28日一輪迴,在生命的傳承與延續上,則是父精母血,重合為太極,而誕生新生命.

    再來,讓我們看看陰與陽在大自然中的運用,又是如何呢?

    陽氣上升(水蒸氣上升)、陰氣下降(凝結為雨)

    陽:種子、陰:土壤(孕育)

    談到這裡,我想問你一個問題:

    你覺得,這世上陽重要還是陰重要?

    相信所有同學都已經有答案了,無陰則無陽,一切看似是相對的,其實是雙生的;看似是分離的,其實是一體的.

    好了,讓我們切換到宇宙的視角,繼續往下看

    陽:蓄勢待發、陰:爆破擴散

    宇宙大爆炸之前:陽

    宇宙大爆炸後產生的時空:陰

    最後,讓我們讓我們看,陰與陽,在人生的旅途中的應用

    陽:是可能性、陰:是實現可能性

    現在大家知道了,陽是剛健飽滿,蓄勢待發,創意、意志與熱情;陰是過程中實踐,以及孕育實踐所需要的土壤與資源、時間與空間,所以陽極轉陰,因為付諸實踐;所以陰極轉陽,因為當一切塵埃落定,萬物終歸塵土;宇宙再次成為無邊無際的虛空之後,新的可能、新的生命,,又將從虛空中產生

    熟悉物理學的朋友,一定聽過質量互換的原理,如果一切都以虛無,成為無邊無際的虛空而毫無質量,那新的能量,又是從哪裡轉換出來的呢?

    正是從虛空中的或然率產生出來,這一點,道家稱為無極.量子力學裡,稱為虛粒子,有興趣的朋友,一樣可以參考文後的維基百科條目連結

    在這浩瀚的宇宙裡,有通往無極世界的邊界,他是意識與物理世界的交界,那裡有著物理學家的追求,也有我輩道家修煉者窮盡一生方以企及的邊界

    我將文言傳的全文、以及維基百科的客觀攤縮理論條目的連結附在文稿下方,歡迎有興趣的夥伴自行參考

    此外,易經的說卦傳中專門針對八卦的特性作闡述,其中的然也包含代表陽與陰的乾卦與坤卦,但我個人對說卦傳中的許多類比持保留態度,我個人認為其中有很多邏輯上講不通的地方,也對許多人由此解卦的占例與方法多有質疑,所以我就不附在文稿後方了,請大家有興趣的話自行參考

    我是李伯彥,謝謝你與我們一起親近易經之美,下一講,我會跟大家分享: 易經的基本框架之二:六爻變化

    我們下一講,再見!

     

    維基百科條目:客觀坍縮理論:

    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5%AE%A2%E8%A7%80%E5%9D%8D%E7%B8%AE%E7%90%86%E8%AB%96

     

    維基百科條目:虛粒子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8%99%9B%E7%B2%92%E5%AD%90

     

    文言傳全文

    乾卦    文言曰:

     

    元者,善之長也。亨者,嘉之會也。

     

    利者,義之和也。貞者,事之幹也。

     

    君子體仁足以長人,嘉會足以合禮。

     

    利物足以和義,貞固足以幹事。

     

    君子行此四德者:故曰:『乾元亨利貞』

     

    初九曰:「潛龍勿用,何謂也」?

     

    子曰:「龍德而隱者也。不易乎世,不成乎名,遯世無悶。不見是而無悶,樂則行之,憂則違之,確乎其不可拔,潛龍也」。

     

    九二曰:「見龍在田,利見大人,何謂也」?

     

    子曰:「龍德而正中者也。庸言之信,庸行之謹,閑邪存其誠,善世而不伐,德博而化」。

     

    易曰:「見龍在天,利見大人」。君德也。

     

    九三曰:「君子終日乾乾,夕惕若,厲無咎。何謂也」?

     

    子曰:「君子進德脩業,忠信,所以進德也。脩辭立其誠,所以居業也。知至至之,可與幾也。知終終之,可與存義也。是故居上位而不驕,在下位而不憂,故乾乾因其時而惕,雖危無咎矣」。

     

    九四曰:「或躍在淵,無咎,何謂也」?

     

    子曰:「上下無常,非為邪也。進退無恆,非離群也。君子進德脩業,欲及時也,故無咎」。

     

    九五曰:「飛龍在天,利見大人,何謂也」?

     

    子曰:「同聲相應,同氣相求。水流濕,火就燥,雲從龍,風從虎。聖人作,而萬物睹。本乎天者親上,本乎地者親下,則各從其類也」。

     

    上九日:「亢龍有悔,何謂也」?

     

    子曰:「貴而無位,高而無民。賢人在下位而無輔,是以動而有悔也」。 

     

    潛龍勿用,下也。

    見龍在田,時舍也。

    終日乾乾,行事也

    或躍在淵,自試也。

    飛龍在天,上治也。

    亢龍有悔,窮之災也。

     

    乾元用九,天下治也!

     

     

     

    潛龍必用,陽氣潛藏。

    見龍在田,天下文明。

    終日乾乾,與時偕行。

    或躍在淵,乾道乃革。

    飛龍在天,乃位乎天德。

    亢龍有悔,與時偕極。

     

    乾元用九,乃見天則。

     

    乾元者,始而亨者也。利貞者,性情也。

     

    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,不言所利,大矣哉。

     

    大哉乾乎!剛健中正,純粹精也。六爻發揮,旁通情也。

     

    時乘六龍,以御天也。雲行雨施,天下平也。

     

    君子以成德為行,日可見之行也。

     

    潛之為言也,隱而未見,行而未成?是以君子弗用也。

     

    君子學以聚之,問之辯之,寬以君之,仁以行之。

     

    易曰:『見龍在田,利見大人』,君德也。

     

    九三重剛而不中,上不在天,下不在田,故,乾乾因其時而愓,雖危無咎矣。

     

    九四重剛而不中,上不在天,下不在田,中不在人。故或之。或之者,疑之也:故無咎。

     

    夫大人者:

     

    與天地合其德,與日月合其明;與四時合其序,與鬼神合其吉凶。

     

    先天而天弗違,後天而奉天時;天且弗違,而況于人乎,況于鬼神乎?

     

    亢之為言也,

     

    知進而不知退;知存而不知亡,知得而不知喪?其唯聖人乎!

     

    知進、退、存、亡,而不失其『正』者?其唯聖人乎!

     

     

     

    坤,至柔而動也剛,至靜而德方,後得主而有常,含萬物而化光。

     

    坤道其順乎?承天而時行。

     

    積善之家,必有餘慶。積不善之家,必有餘殃。

     

    臣弒其君,子弒其父,非一朝一夕之故,其所由來者漸矣。由辨之不早辨也?

     

    易曰:『履霜,堅冰至』,蓋言順也。直其正也,方其義也。君子敬以直內,義以方外,敬義立而德不孤,直方大,不習無不利,則不疑其所行也。陰雖有美,含之以從王事,弗敢成也。

     

    地道也,妻道也,臣道也。地道無成,而代有終也。

     

    天地變化,草木蕃。天地閉,賢人隱

     

    易曰:『括囊,無咎,無譽』,蓋言謹也。

     

    君子黃中通理,正位居體,美在其中,而暢於四支,發於事業,美之至也。

     

    陰凝於陽必戰,為其嫌於無陽也!故稱龍焉。猶未離其類也,故稱血焉。

     

    夫玄黃者,天地之雜也,天玄而地黃。

     

    主題評分與評論

    訂閱活動通知

    輸入email訂閱電子報,掌握最新課程資訊

    一起出來玩股份有限公司 © 2021
    李伯彥工作室
    李伯彥工作室Youtube頻道
    聯絡我們